2012年12月7日 星期五

活動回顧:變臉中的太魯閣族-百年來太魯閣族社會與文化的轉變


原知原味2012原住民族文化遊:變臉中的太魯閣族-百年來太魯閣族社會與文化的轉變
時間:2012/11/17 () 16:00-18:00
地點:光點台北多功能藝文廳(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182)
主講人:日宏煜(慈濟大學人類發展學系助理教授)
參加方式:免費參加,請以電話、傳真預先報名,共60名,額滿為止。

活動紀錄:
        日宏煜老師本身是賽夏族人,族名是Umin,一開場,老師先用一段非常流利的原住民語跟大家問候,日老師在1997年到花蓮念書而與太魯閣族結緣,還曾因為亞泥土地侵佔原住民土地事件,而上街頭抗議,之後到了花蓮縣原住民部落大學,大學裡有教授太魯閣編織、飲食、母語等課程,增加了跟太魯閣人接觸的經驗,並沿續至今,在2006-2007曾有一年的時間住在太魯閣部落裡生活,從太魯閣人的腳步去瞭解他們的社會與文化的轉變,而老師也要用他人類學家的田野經驗分享,太魯閣族在過去一百年來的變化。

太魯閣語是屬於南島語系的一支,日老師提到說,因為他曾在夏威夷完成他的博士論文,他發現夏威夷的謝謝跟賽夏語一樣都是「馬哈囉」,讓他非常有親切感,太魯閣族分佈於花蓮縣秀林、萬榮、卓溪鄉一帶的山區,如何介定呢?日老師從簡報上帶大家從1895日治時期開始談起,從歷史的資料來看,他們甚至會互相出草,而名稱從番人、生番、熟番,到官方認定為最兇番等,也提到遠古時期的神話起源傳說中,在洪水時代,全世界剩一男一女的姊弟,但因為要繁延後代,姊姊只好紋面,這樣弟弟就認不出來,以繁延後代,這就是紋面的由來,傳統上,過去太魯閣族的男性,婚姻條件是獵首及具有高超的狩獵技巧,男子才有資格紋面,而女子會織布才能紋面,才算是美麗,從如此多的規矩就知道,太魯閣人對於紋面的重視,但也因此在日據時期曾被禁止。

    太魯閣族為泛靈信仰之族群,相信子孫如遵從祖先的”gaga”,即會獲得祖靈的庇佑,他們的生命、道德、價值觀,都會受到gaga的影響,老師現場也播了一段祭典的影片給大家觀看,影片中出現的小米對族人來講是個很神聖的食物,跟山豬一樣,因此也常會在祭典中出現,日老師也跟大家提到一個與太魯閣族相關的還我土地運動,這場運動因為牽涉到原住民保留地管理的法令,以及主管行政部門對於解決原住民土地的矛盾含糊,太魯閣族人與亞洲水泥之間的土地糾葛至今長達30年,雖然在2000年期間,經由法院判決原耕作人耕作權的正當性,唯仍侷限於保留地的法令限制和複雜的時空環境變化,遲遲無法達到在自己土地上實質耕作的事實,讓人非常痛心;而我們熟悉的觀光勝地「太魯閣」國家公園,曾是太魯閣族祖先們為了保護土地、生存,抵抗日本入侵者所進行太魯閣族抗日戰役的地方,這裡原本是太魯閣人的獵場,卻因為國家公園的成立,原住民們反而無法採集狩獵了,這些事件都是相當直得探討與解決的。
講座最後,日宏煜老師介紹給大家一位台灣最後一位紋面的原住民,彼得洛.烏嘎,他稱自已是流落時空的紋面戰士原住民藝術家,而今天的「變臉中的太魯閣族-百年來太魯閣族社會與文化的轉變」講座,也在充滿原民風情的古調歌聲中落幕。
 
活動照片: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